双频贴片天线在结构上有多种形式,原理上可归纳为: 正交模双频- 双极化贴片天线(单层结构)、多贴片双频天线及电抗加载双频贴片天线和小阵列双频天线。馈电方法有单馈和双馈两类,馈电结构也很灵活,有同轴探针馈电、微带线馈电、耦合馈电等。
双频天线在两个频率上的辐射及阻抗匹配特性都应该相似。获得双频工作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矩形贴片长、宽两个尺寸的第一谐振点,在这种情况下,双频的频率比( FR)几乎等于贴片的长宽比。这种方法在低成本、对极化要求不高的场合是可用的,需注意的是,单路馈点时两个频率的输入阻抗同时匹配。单馈双匹配也可以通过槽耦合来获得,槽相对于微带馈线是倾斜的,它投影到贴片的两个正交方向上,从而可以被认为是两个等效槽以各自的极化方式激励贴片。
正交模也可以用独立的微带分双路馈电。圆腔内的两个模可以用两个正交模来激励,两个输入端之间可以达到35dB的隔离,但在设计频率上缺乏灵活性。
感抗加载贴片天线:
低端工作频率几乎和没有开槽的矩形贴片天线一样,高端工作频率可以由槽的长度控制。需要注意的是,槽的长度不能太短,而且也不能离辐射边太远,否则当工作在高端时,天线方向图可能会产生畸变。槽的长度约束着双频贴片的频率比。其第一谐振频率可由计算矩形贴片天线谐振频率的半经验公式求出; 第二谐振频率可由传输线模型求出。这种结构可获得1. 6- 2. 0的频率比。
如何使双频工作下的单层结构有较大的带宽,近年来也有一些报道。S. Maci等人针对上面结构,给出了一种改进的方法〔2〕: 用带状线馈电,在地板的下方介质板上印制两个微带谐振短截线,并用销钉和辐射贴片连起来,辐射贴片上连接的位置在槽和辐射边缘之间。高低端频率比可以通过控制槽的尺寸和微带短截线,从而获得更好的FR。
多贴片结构的双频天线:
仅仅获得双频特性或使双频工作有大的频率比还不够,在实际应用中,应使这两个频率段都要有足够的频带宽度。
叠层电磁耦合贴片( EMCP)一直被用于宽频带或双频段工作。如果两个叠层贴片的谐振频率相差得远,就可以获得双频工作。当用探针给下贴片馈电,且保持下贴片位置不动,让上贴片在一定的范围内沿着馈电点所在的轴线平移,则谐振频率的低端就向更低端走,而高端则向更高端走,从而实现宽频带或双频工作。一种带有交叉槽的斜槽耦合微带天线可以把给定的双频段天线的尺寸减小40% ,而且交叉槽的长度对频率比影响不大。其结构是: 最底层是一个用于馈电的微带线,上面是接地板,接地板上开一个斜槽,接地板上面是矩形贴片,贴片上开交叉槽,贴片的长宽比确定了两个工作频率的比。